淺談洗滌劑中異噻唑啉酮類防腐劑
洗滌劑內含有如表面活性劑、穩定劑、香精色素、水等物質,這些物質都是適合微生物的生長的營養成分,因此洗滌劑極其容易污染微生物。微生物的生長,除了會引起產品變質,當中致病菌還會在洗滌餐具時,通過傷口進入到人體,使消費者致敏甚至致病。各國對洗潔精中的微生物指標有嚴格的要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 14930.1-2015《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洗滌劑》中規定,洗滌劑中菌落總數≤1000cfu/g,其中致病菌大腸菌群≤30cfu/g。洗滌劑中通過添加防腐劑,抑制細菌、真菌的生長與繁殖,從而避免洗滌劑產生變質現象,從而維持新鮮度與持效性。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 14930.1-2015《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洗滌劑》中規定,A類產品是直接用于清洗食品的洗滌劑(含果蔬類),其中,A類產品所用防腐劑應采用中國允許使用的洗滌劑原料名單規定的品種。根據中國衛計委發布的食品用洗滌劑原料成分名單*批(征求意見稿),列入名單的防腐劑種類有甲基異噻唑啉酮(MIT)、甲基氯異噻唑啉酮(CMIT)、乙二醇苯醚和鄰苯基苯酚等4種。因此,在中國清洗食品的洗滌劑,允許添加的防腐劑目前只有以上4種。
甲基異噻唑啉酮(MIT)、甲基氯異噻唑啉酮(CMIT)在洗滌劑中的應用已經有十幾年的歷史,是目前性價比較高的防腐劑品種。根據動物的皮膚刺激性數據,甲基異噻唑啉酮(MIT)在洗滌劑中不超過200mg/kg,甲基氯異噻唑啉酮(CMIT)在洗滌劑中不超過15mg/kg,是無刺激性的。在多年的應用中,并未出現廣泛的關于洗滌劑致敏投訴問題。但洗滌劑污染微生物后,微生物引起的致敏性相比洗滌劑里的防腐劑更要嚴重。因此,洗滌劑合理使用防腐劑,不僅無致敏風險,還能避免微生物污染,對消費者來說,更安全,更有保護。